陈学智在 2022 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升迁:2022 年 10 月,担任 VMware 台湾地区总经理超过十年之久的陈学智被 VMware 任命担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全权管理 VMware 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业务发展。
陈学智 VMware 任命担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事实上,疫情延绵的三年时间,无论是对于世界经济、IT 产业,还是对于 VMware,都可以说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阶段。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整个环境。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 GDP 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全球 GDP 增长率了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震荡:
2019 年 全球 GDP 增长还保持在较为正常的 2.6%; 2020 年 这一数字就跌到了 -3.1% ——不仅低于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的 -1.3%,而且是自 1961 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 2021 年 GDP 增长率又陡然升高到 5.9%,是继 1973 年以来的最高数值; 2022 年 这一数值回归到了相对正常偏低的 2.9%。
跌宕起伏的数据,反应的是市场所正在经历的激烈调整,加上世界银行对于未来经济在连续两年内 1.7% 和 2.7% 的消极预测,都在影响企业对未来经济好转的信心。对于作为众多经济产业中的一员,IT 产业当然也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尤其是以企业级用户为主的 IT 厂商,所收到的市场压力就会更加显著。
具体到 VMware,在陈学智履新之前的几年时间里,VMware 就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
2021 年 1 月 13 日 担任 VMware 首席执行官九年之久的帕特·基尔辛格突然离职。 2021 年 5 月 13 日 VMware 宣布,时任 VMware 执行副总裁兼产品与云服务首席运营官的 Raghu Raghuram 成为 VMware 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 2022 年 5 月 26 日 半导体巨头博通正式宣布将通过现金加股票交易的方式、以总价值约 610 亿美元收购 VMware 的所有流通股,而这距离 VMware 公司从戴尔科技中独立出来还不到 7 个月的时间。
几个月以后,陈学智履新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的新职位,掌管 VMware 在大中华地区市场的全部事物。应该说,这对于一个跨国公司的地区领导人而言,此刻履新完全可以用“临危受命”来形容。因为对于陈学智而言,其不仅需要带领团队抵御外在经济大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掘企业用户的业务机会,实现地区业务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要在本地区持续巩固与企业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消除由于公司结构和架构调整带来的各种猜想,从而实现业务的稳定。
“全球经济的大环境就像大家理解的那样,现阶段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而且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我们觉得:从实际产业需求的角度看,数字化是不可能中途停止的,而且这个需求还是相当大的。因此虽然大部分国家对今年的看法是比较持平的,但我们觉得还是挺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是比较幸运处在 IT 产业,特别跟云有关的产业当中——这个需求,依然是刚需。”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陈学智强调,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每隔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就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调整时期。在这样的调整周期内,考验的是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充分的能力来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并非是需求减少了,只是优先级发生了改变。”企业对于数字化的需求,正在从如何提高效率转变为如何提高自身业务韧性,因此对于像 VMware 这样聚焦于解决企业“多云”需求的 IT 供应商而言,“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很显然,在陈学智看来,对于 VMware 而言,目前所有的与经济环境相关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需要被深入发掘机会。这决定这次从“危机”到“机遇”转变的因素,是企业对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企业韧性的强烈需求,以及 VMware 自身的“多云”技术产品战略。而要真正要理解陈学智所强调的 VMware 的技术和产品所能能够带给企业用户的业务韧性,首先需要了解 VMware 的多云战略实质,以及其整个技术的演进脉络。
众所周知,VMware 最初是凭借“虚拟化”引起了行业的重视。而所谓虚拟化技术的逻辑,强调的是对硬件设备的抽象处理。该技术出现的背景,是随着企业级用户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开始的:由于企业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大型机和 X86 架构服务器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每个服务器只能以其容量的一小部分运行,硬件设备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虚拟化技术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其将工作站内的各种物理 IT 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并在这些硬件资源与上层应用之间创建一个隔离层,从而打破物理设备结构间的不可切割性,使得用户可以充分利用来自不同硬件设备的 IT 能力。
在虚拟化基础上的“软件定义”是 VMware 技术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如果说虚拟化解决的重点是针对硬件设备的能力隔离和重新分配,那软件定义实际上更多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调用设备硬件能力的工具平台。因此可以说,虚拟化加软件定义,就实现了硬件设备与软件应用的完全解耦,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针对数据中心各种不同硬件设备、不同 IT 能力(计算、存储、网络等)的管理和应用平台。
“20 年前,当时虚拟化技术刚开始面世,很多企业的数据中心建立在各种大型机上,所以这些企业的用户就会认为:我们为什么需要虚拟技术呢?但是当企业数据中心的设备和应用越来越复杂,这样的质疑就消失了:当企业数据中心的复杂度足够高,虚拟化技术的共通能力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陈学智用 VMware 以往的经历来解读当前的“多云”策略。
陈学智提到不久前 VMware 委托市场调查公司 Vanson Bourne 针对大中华区的企业展开调查所做的《多云成熟度调查报告》,其中调查数据显示:89% 的大中华区企业正在使用两朵或两朵以上的公有云。而与当年随着企业用户在数据中心中使用越来越多 X86 服务器一样,企业应用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同样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很多企业在应用了云服务以后会慢慢发现:其成本结构并不如预期那样低。我们的调查数据现实:58% 的受访企业都提到其云使用账单比他预期要高。”
陈学智强调,由于企业用户缺乏对多个公有云资源的整合协调应用能力,因此除了造成对云服务使用不充分、云应用成本偏高的问题外,多云环境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云之间进行应用迁移的成本过高等问题,都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最初应用云服务的初衷:加速应用创新的速度,提高企业业务的灵活性、弹性和连续性。这使得企业正在陷入“云焦虑”——不知道是否应该采用云服务,以及该如何解决这种多云环境所带来的业务挑战。
在陈学智看来,与 VMware 利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解决数据中心当年遇到的问题类似,VMware 现在的“多云”战略同样是在不同的云服务与企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面向企业需求的平台层:“过去,我们针对的是不同的服务器,利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将硬件、网络、服务与企业应用隔开,实现企业对灵活性和弹性的需求;现在我们针对不同的云:通过一层的技术平台来解决对不同云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系统问题,为企业用户提供从本地上到云平台,以及在不同云服务之间进行资源的应用、管理、协同,从而为企业建立业务的韧性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简单来说,VMware 的“多云”战略,是希望为企业用户通过一个具有一致性的基础架构,从而屏蔽掉底层不同云的独特性,消除多云所带来的复杂性,使企业所面对的 IT 基础架构,与底层云平台无关,从而无需再关注复杂的技术逻辑,能够更专注于对业务的创新。
事实上 VMware 开始正式着眼“多云”问题,并提出明确的相关技术产品策略,始于 2016 年前后提出的“跨云战略”。根据当时的规划,VMware 希望通过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不仅实现从私有云到公有云的混用,而且甚至有机会连接所有的公有云平台,从而为用户打造一个完全没有技术和应用壁垒的云环境,从而实现“能够通过任何云、任何设备连接任何应用”。由此开始,VMware 开始围绕自己的多云战略开始了技术和产品的集中投入。
VMware Tanzu 从技术产品层面上,VMware 利用其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的 vSphere(计算能力),以及后发的 vSAN(存储能力)和NSX(网络能力),VMware 实际上打通了企业关于云计算三个核心要素计算、存储、网络的全面虚拟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为企业用户实现从私有云向公有云的联结提供了必要技术基础。2019 年 8 月 23 日,VMware 宣布以 27 亿美元收购了 Pivotal,获得了进军云原生的理论依据和赋能工具。几个月后,VMware 推出了面向多云应用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平台 VMware Tanzu。 “云智能”策略 此后,在 2021 年的 VMworld 数字化全球大会上,VMware 推出了面向多云时代的“云智能”策略,并给出了适用于所有主要的公有云和各种类型云环境(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主权云等)的“5 个核心的 VMware 跨云服务”:原生应用平台、云基础架构服务、云管服务、安全及网络服务、数字化工作空间/边缘解决方案服务。从企业应用的角度,为企业提供了从构建和部署云原生的应用,到操作和运行企业的应用,进而到监控、管理、保护、联结企业的所有应用,直至将企业的应用推送到数字化工作空间和边缘的多云应用场景规划。 VMware Aria 一年后,VMware Explore 2022大会上,VMware 推出了一个全新号称“行业内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多云管理解决方案 VMware Aria——其集合了 vRealize 产品组合和 CloudHealth 产品组合的所有能力,从原生公有云、本地云、VMware 工具和第三方工具中收集并规范化的数据,从而为企业用户的多云应用提供一个近乎实时更新的、单一的、多云环境资源数据来源。利用这些数据,系统将为企业用户提供包括成本、运维和自动化等多方面的云管服务。 技术和产品能力的完备,进一步拓展了 VMware 在公有云领域的影响力:2017 年,VMware 与 AWS 合作的 VMware Cloud on AWS 正式面向市场销售,从而使得 VMware 的 SDDC 平台从本地延伸至公有云正式落地。此后,2018 年 9 月,VMware 又与阿里云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提供面向企业的混合云解决方案;2019 年上半年,VMware 又宣布了与微软 Azure 的合作消息……
“当然,如果企业想要解决自身目前的多云协同管理的问题,通过软件开发或者其他手段,都还能够实现,但是,随着企业应用云品种和数量的增加,这种软件开发的难度是呈几何数量级增长的。同时,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显然 VMware 提供的多云管理能力,更加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多云应用的需求,扫清了企业在未来多云应用的技术障碍。”
陈学智强调,目前在 VMware 的多云战略中,从最基础的基础架构、服务和 IaaS 层面开始,VMware 就利用自身的生态系统,与众多芯片提供商、存储提供商进行深入的合作,包括英特尔、NVIDIA、AMD,甚至国内芯片厂商,VMware 都有直接的合作,“这些厂商发布的任何一个更新一定都会做针对 VMware 做优化。”而所有的公有云厂商中,“主要的公有云厂商提供的 IaaS 服务,在其每一个数据中心中都会有一个独立的 VMware Cloud,无论是 Microsoft、甲骨文、Google、阿里云……都是如此。而且 VMware 还在进一步推进与中国市场上各种云服务商的合作,例如腾讯、京东、电信、移动等。”
在 PaaS 和管理层,则之前推出的 VMware Tanzu 和 VMware Aria 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企业的应用开发趋势是向容器和微服务发展,我们把 VMware Tanzu 部署在如阿里、谷歌的公有云平台上,不仅解决了应用开发的问题,而且由于具有同样的平台底座,因此应用的迁移、管理,都不再是一个问题。”陈学智说。
应该说,从以往的虚拟化到软件定义,再到现在的多云战略,VMware 的技术产品逻辑是具有连贯性的: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提供提供简单有效的平台化产品,隔绝用户需求与复杂 IT 资源,让用户的业务与 IT 设置解耦,从而拥有更灵活、自主的 IT 应用能力。陈学智强调: “VMware 产品技术研发的出发点是市场和用户的需求,VMware 的业务逻辑也不是要让用户购买更多的 VMware 产品,而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和IT技术的进步,为用户提供从 IT 基础架构到应用的能力叠加,最终实现由下向上的 IT 能力,从而构建自身更具韧性的业务能力。”
从全球经济下行到企业 IT 优先级的平衡,再从企业的韧性需求到 VMware 的多云战略,应该说,VMware 的多云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为陈学智发掘更多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而对于另外一个由于公司结构和架构调整带来的业务稳定性问题,陈学智认为,人事的更迭对于 VMware 这样的跨国公司而言,是一个“常态的”情况,而且“变化并不大”。
至于 VMware 被博通收购的问题,陈学智则强调:“在 VMware 的 DNA 中,VMware 存在的价值就是 VMware 的独立性,就是 VMware 的通用。我们把自己比喻成一个中立国,我们不偏不倚,因为这是必须的。”
他谈到在以往的经历中,曾经 EMC 和戴尔都曾经是 VMware 最大的股东,但是 VMware 始终都保持了“独立性”: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储厂商都担心 VMware 会不会只支持 EMC,不再支持其他的存储设备了?或者只支持戴尔的服务器,不再支持惠普、联想了?但事实证明,这些想法完全是多虑了,VMware 与越来越多的存储厂商和服务器厂商,都保持了相当紧密的合作关系,从没变过。”
具体谈到此次被博通收购后对 VMware 的影响,陈学智是一种“乐见其成”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未来如果 VMware 需要继续投资研发以支撑多云这种技术,那实际上就需要更大规模的支持。“博通的规模比戴尔要大很多倍”。至于业务层面,他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双方联手可以带来 1+1>2 的效果,能够为客户更多选择和机会,满足其不断发展的多云需求。”
写在最后 作为 VMware 大中华区第一负责人,陈学智多年的 IT 从业经验让其在评估市场趋势时,总是更习惯于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简化了目前 VMware 所面对的复杂问题。今年年初,陈学智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曾经谈到,在这样一个多云时代,VMware 的愿景,是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管理不同云平台数据、确保数据安全性,进而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变现的可实践路径。“在数据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企业唯有运用成熟的多云战略,方能不断向’云智能’迈进,发掘数字经济新商机。”陈学智写道。
本文转载自VMware中国公众号